自媒体进入尴尬期 悠着点炒作还得耐住寂寞 做不到转行趁早

20150513164909_607

自媒体已经进入到一个尴尬的时期,个别粉丝数量极大的所谓自媒体账号纷纷转型变现,但更多的自媒体们已经开始垂头丧气。

自媒体的性格需要自己养成

在一些人看来,自媒体只是媒体的变种,所以很多记者都变身成为了自媒体。可是,自媒体并不是媒体,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我看见”类型的搬砖型信息传播者,没有观点的自媒体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即便在那里站着,也不会有什么意识。

有人认为,在传统媒体中,不管是电视台、报纸还是杂志,记者们往往只要做信息的编辑与传播就可以了,所以认为自媒体也不过如此,只要有新鲜的爆料、独自挖掘出来的私密信息或者甚至杜撰出来的假消息,就可以吸引到足够的订阅与关注。

实际上,传统媒体不是没有观点,更不是没有理论体系与完备逻辑,只是这些东西在传统媒体里是体现在媒体平台整体的,个别的记者并不承担这样的职能,因为有有形或无形的线放在那,所以整个媒体会呈现出自己的性格。

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们自身既是信息的获取与传播者,也是性格的塑造和观点的传承人,失去了灵魂的自媒体注定不会长久。可是,现在的很多所谓自媒体只是传声筒或者墙头草,除了一家接一家、一个产品接一个产品的咒骂或者批判,抑或是对个别的厂商进行夸奖之外,并不注重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自媒体性格的养成,这样的自媒体就成为了披着自媒体外衣的写手。

很多的自媒体在某些领域基本没有积累,更没有深入下去做过研究,也大言不惭的根据网络上的素材进行拼凑,然后用普通人的视角去分析专业化的领域,闹笑话却也可以用开个玩笑自嘲方式化解。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作者与专家学者是分工的,记者通过专业人士的采访来获得信息,整理之后发布,而自媒体时代,很多情况下需要自媒体完成记者和专家合二为一的角色,不能做到的就变成了江湖骗子。

文字写的再多,如果都是就事论事的新闻报道,或者只是花边新闻的炒作,都不是真正的自媒体。自媒体需要向专业方向发展,更需要塑造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理论体系,要有更深度的视角,以此形成对某个领域、某个行业甚至整个国家的影响力。

流量不会决定一切

一些成功的自媒体人动辄有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粉丝,现在已经开始琢磨变现,方式有很多,有的靠出书,有的靠培训,有的靠账号做起了网购电商,总之,什么来钱就可以来什么,把粉丝当成了变现的冤大头。一些看着艳羡但却没做出什么名堂的小自媒体还在那盯着几十、几百的阅读量发呆。

其实,媒体的阅读量当然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很多自媒体的粉丝实际上是花钱买来的,有的是通过淘宝等平台购买的僵尸粉,有的是通过花钱做广告或营销活动拉来的,这样的粉丝多数对自媒体的认知很低,只是因为利益而存在,粉丝量再大也只是充门面,甚至是弄虚作假。

还有很多人,依靠的是抄袭别人的文章内容,好一点的留下了原作者的名字,差的就会直接抹掉作者印记,还有的更过分,直接偷梁换柱署名为自己。这样的所谓自媒体即便流量很大,也只能是“运营自媒体”,因为,连内容都无法自己产出的自媒体应该算是媒介,至于剽窃别人内容的更是斯文扫地自欺欺人。

还有为了流量去摇尾乞怜的,还有为了流量去刷单自肥的,这样的自媒体连基本的运营底线都没有,还谈什么自媒体运营?

自媒体,归根结底是要有好的内容产出,有自己的特色,能够给人提供货真价实的精神食粮,天长日久,自会形成稳定的读者群体,也会自然而然的拥有粉丝。流量不求自来,声誉水到渠成。

自媒体炒作还是悠着点

不管是自媒体平台,还是自媒体本身,现在越来越陷入浮躁之中,过于急迫的变现压力和急于出头的成功渴望,都让平台和媒体忘记了初心。

现在最为恶劣的现象是,自媒体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是那些混迹于论坛的成功人士或者微博营销段子手在其中兴风作浪,抄袭成风且无所顾忌,各种各样的论坛炒作方式重新在自媒体中泛滥。还有一些人推出各种经营技巧,其实都是一些欺骗粉丝、虚假作秀的炒作技能,这更加严重的恶化了自媒体领域的风气。

不是人人都可以当自媒体的,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自媒体,组织什么万人会千人会,拉上多少多少人做联盟,开放多少人入驻,都只会让劣币驱逐良币,最终会伤害自媒体和自媒体平台自身。还的媒体人不一定是好的经营者,好的自媒体人也不一定自己能做好自媒体平台,如今的自媒体平台们很多都已经外强中干风雨飘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媒体的历史来看,炒作始终伴随着所有媒体的出生与成长全过程,但那些过于炒作的媒体最终没有一家会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也不会获得真正的社会影响力。做自媒体或者自媒体平台,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能力,还是趁早转行为好。

消息源:搜狐IT
原作者:马继华

本文由 微营销手册 作者:微营销手册 发表,其版权均为 微营销手册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微营销手册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