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开始做公众号,我是怎么做到的?

个人,运营微信公众号或者说新媒体,肯定难免会有很多的误区、疑惑和问题。

 

怎么办?边做边学肯定是必须的。下面就是3W互联网深度精选新媒体负责人张军的在这条路上成长的一些经验,期间微信公众号做到了日增粉1000,也策划完成了两天增粉50万的活动,公司也借助微信公众号3年销售额达到100个亿的成绩。

 

所以,无论对企业新媒体负责人还是新人,我觉得都是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的。

微信的误区

———————————————————————

低成本 | 有捷径 | 高回报

 

任何一个机遇,改变的都是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有进取心的人,而不是那些什么都不会的人。

机遇不是每一个人的机会,也不是每一个公司的机会。相对于来说,它其实没有什么捷径。这整个行业,其他媒体的传播渠道或技术手段,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变的只是人们的心理,以及自己做事的一些效率。因此,我运营微信公众号,是边做边学习,越做越发现自己能力不足,但是我会从传统的传播书籍中找出我所欠缺的地方。

现在运营公众号,成本已经不是特别低了。而且,一个号到底做不做得起来,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因为这个行业变得太快了,可以继承的东西可能都会不值得你学习了。

千万不要抱着一个打广告的心理去做一个公众号,真的要加载到真实的交易跟服务中。不要直接从公众号这个地方赚钱,你的盈利模式的深度跟盈利逻辑的设计是完全成正比的。

微信不是万能的

———————————————————————

技能 | 业务 | 学习能力 | 思维模式

 

我来到现在的公司之后,发现离商业越近,微信能做到的事情其实是越少的。微信只是一个连接人与人的工具,但最神奇的是,它是最具杆杠效应的一环。

 

我其实也是一直在做运营,在做新媒体运营的大家,也知道这是一件非常苦逼的事情,所以我今天所讲的大多是从我个人的经历上说一说新媒体运营的一些事情。这里先总结一些自己的经验,后面再总结自己的方法和想法。

微信不是万能的,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技能下沉。新媒体运营在一个小公司来说,绝对是最具杆杠效应的一环,它与公司的每个部门都有接触。所以,熟悉公司的业务非常有必要,而且起码把自己的文案、策划以及活动相关的工作走一遍,然后再去做,这样反而会更好一点。

2

然后,把自己的业务下沉,业务下沉其实就是要找到你账号的目标群体,跟他们沟通,其实你做越多你会越肯定一些传统传播学的方法的。自己的学习能力下沉,你要不断去发现新的方法,每个公众账号的运营者都是你的老师,你的学习能力要不断地提高。最后,把自己的思维模式下沉,我一直给自己的座右铭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在于问题发生的层面而在于与其相邻的更高层面。

 

 

 

 

 

一个微信运营的自我修养

 

———————————————————————

 

互动 | 数据 | 推广 | 内容 | 排版

 

 

 

从我的个人经历说说自我修养的事情:

 

 

 

我的第一份实习,我第一个做的事情时把微博的五千多条推送以及下面的评论都看一遍,把转发量大的或小的信息做手工的统计。这个阶段对我的影响是让我对这个媒体属性有了更好的认知,所以才能更好的了解它,更好的服务。

 

 

 

这个阶段就需要大家静下心把媒体属性研究好,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3w的时候,是我从一个完全的小白到熟练的过程,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机械性的复制文章给大家转发出去。但突然有一天我感觉这个平台,无论是跟外界还是内部都是连接非常充分的,就是突然意识到它是一个很有杆杠效应的事情,这就是我从小白上升到比较熟练的过程。

 

 

 

这个时候我也会遇到例如怎么去和粉丝互动,怎么去关心后台数据,怎么去做推广,怎么去排版等问题。

 

 

 

互动:互动不是放任用户去产生大范围的无价值的内容。如果你的公众号有超过10万的用户,其实后台的互动量是非常大的。那么你怎么判断这些对你是否有价值呢,其实前期你可以通过推送文章或者自定义回复引导用户,设置一些特定联系,这样可以保持可持续的沟通。

 

 

 

其实这是我从壹读上得到的启发,壹读每期都会整理用户在后台发的信息以及回复。其实壹读一直都有在引导用户怎么跟他互动,然后就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得到的反馈。这个就是在各个环节与大家建立沟通的过程。所以说传播的节点不再是媒体而是个人,社交媒体营销的本质是社交,而不是营销。

 

 

 

数据: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后台数据对我没什么帮助。但有一天,我把后台数据都看一遍之后,恍然大悟:其实在线的数据没有价值,经过分析的数据才有价值。你会发现哪些类型的文章阅读量会高些,比如煽动主题的那些更容易被分享,所以后面选取的文章我也会往慢慢调整。

 

 

 

推广:关于推广方面,记住一点是你跟别人连接的越多,你的账号越有价值。

 

 

 

我当时把能想到的所有推广方法都做上了,比如互推,在论坛做一些帖子,靠自己的朋友圈转发,广告主的推广以及自己做的一些分享等手段。

 

 

 

这些对公众号都有一些帮助,但你会发现,我刚刚列的这些方法,很多现在都失效了。其实做互推这个事情,一个原因是之前我做得比较早,然后还有这个方法当时太有效了,我每天会去组十个号,然后一起互刷,其实这也是每天去验别的号的过程。

 

 

 

其实任何我刚才列出的单一的推广手段,都没办法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投入产出比,你需要将所有方法一起试验。不要认为只做一个方法就够了,一旦成本递增效益递减就要换招,可以说现在公众号互推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所以说,你想到一个事情就马上去做,不然过一段时间就马上失效了。

 

 

 

内容:在公众号文章选择的时候,大家可能不知道社交媒体的文章应该怎么去选择好。正如大家所知,3w和硬蛋都不是原创文章的号,我当时就是选择一些在其他号里面阅读量非常大的有价值的文章。

 

 

 

我在选取文章的过程中,第一是值得收藏,第二是紧跟热点,第三是标题党。好的标题是怎么样的?特别逗的语法,开头留悬念,名人名字,用一些“如何”、“教你”之类的,带数字等。传播的形式决定了你的阅读量。比如清单类的、包含动态图、小测试、干货和小视频的会好一点。

 

 

 

做有价值的内容。我能想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就比如一些方法论的文章,隐秘性的引发别人好奇心的内容,以及及时评论的内容,阅读调查类的报告,趋势等。

 

 

 

推荐大家一本书《引爆点》:

3

其中提到了三个原则:个别人物法则,富着力法则,环境威力法则。一个好的东西被人传开,首先是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没有问题,其次是社交达人的分享,而它正好在某个大家的舆论场里面,以上是我关于内容的选择上总结的经验。

 

 

 

内容在哪里,你的粉丝就在哪里,内容永远是你要征服的核心是核心,但不是公众号成功的唯一原因。服务,才是第一价值流。后面也会提到跟用户做服务的过程。

 

 

 

排版:我有个习惯,媒体科技类的文章基本上我都会过一遍,然后会考虑粉丝的阅读习惯。其实排版是很费功夫但又必须要做好的一个事情,我之所以愿意把这个事情坚持下来是因为我知道媒介即是讯息,排版也是内容的一部分。

 

 

 

大家可以发现,互联网放大了人们的很多情绪,当读者看文章时感受到你为他的阅读体验做的优化、美化,对你的好感可能就会变成一种信任。

 

 

 

这里我推荐一本书叫《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这本书并没有分析说具体微信要怎么排版,但是看完你就知道那些排版好看的账号为什么好看了。

4

对新媒体的一些理解

———————————————————————

快 | 多 | 易 | 趣 | 信

 

新媒体不只是媒介的迁徙,更多的是用户心理的变化。这其中有5个特点:快、多、易、趣、信。

 

快:企业的反应速度要更快。

 

所以大家会发现一个热点出来,很多企业要更快的去跟热点,因为跟热点的确是很好的传播企业信息的方式。

 

多:信息由单项传播到伞状传播。

 

比如说一本杂志,之前一个人买到,传播的范围可能就是附近的朋友。但是现在微博微信出来之后你会发现信息室伞状的,你根本不知道它最后的传播路径会是怎么样的,对应的一篇文章到达用户的单个到达成本降低了。它相对于传统媒体或电视广告来说,成本是相对较低的。

 

易:用户对公众号由半强制到引导关注。

 

我们以前的广告是在有趣中间插入的,而现在用户在关注公众号的时候完全是被引导的,他知道你是干嘛的才会去关注你,所以说用户对软文或品牌广告的排斥心理降低了,

 

趣:强化了一些意见领袖。

 

我们会看到微信里有很多的自媒体做起来,增加了榜样说服的力量。

 

信:形式改变了,信息的渗透提高了。

 

大家很多信息都是从朋友圈里获取的,他会渗透到你的生活里面,大家能感觉到广告也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传统媒体代表跟用户连接的关系,微信微博把用户连接变成强惯性,所以说你单从微信的功能去想它的未来是最缺乏想象力的一个事情。

 

 

从0开始做公众号

———————————————————————

定位 | 辨识度 | 感知 | 人格化 | 口碑 | 活动 | 精

 

第一、定位

 

你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我们针对的是硬件创业者,所以前期发文章时我只发创业者需要的内容。然后我们自己会做一些小的功能,比如用户提出需求,我们就会有专家在后台解决他的问题,完全是免费的服务性质。

 

有些人会说,比如你的公众号,内容范围做得泛一点,你的粉丝增加量会越快,但是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公众号做起来,就变得完全没有价值了。比如你每增加一个关键词,从运营的角度完全不能对数据有真正的把握。

 

第二、辨识度

 

排版、图文格式,品牌展示。力求简洁好看,可以把微信做成App的模样,赋予它一些功能。比如我把创业大街上所有的活动信息一个个导出来然后在菜单栏做上活动信息的查询。我会在文末做上关键词,这样就可以让用户在看到文章的最后,发现还有好看的文章,从一个偶发性的注意到一个追索性的注意,这部分也能带来一部分的粉丝。

 

第三、感知大于事实

 

其实我刚开始做的时候,粉丝量也不大,不过我们让大家感觉到我们是中国最大的硬件创业平台,让大家知道我们是有能力帮大家解决问题的,然后我就去连接这些相信我们的资源。

 

第四、人格化

 

网络上其实没有人愿意跟一个平台真实的交流,我的后台完全是用一个代入的形象,然后话语非常调皮,把大家的需求都总结出来,然后反馈到我们供应链的同事解决。

 

第五、口碑

 

前一万粉丝主要是靠之前公司的供应链产生的连接。这个阶段也是大家不断的自发推广,所以说一个公众号一开始去“骚扰”跟你有一度关系的朋友去关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一个是我们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二是因为我们这个号是对大家都非常有价值的。

 

第六、线下的活动

 

年一个活动就吸引了五十万人的关注,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转发。我们做的是拿出100万的话费作为奖励,活动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在活动结束后我们把微信文章的选题扩张到泛科技类有趣文章,利用活动吸引来的50万粉丝立即和其他机构、账号合作,基本上所有人都愿意跟你合作,结果是每天掉粉两千增粉一千,到最后沉淀下稳定的30万粉。最后得到的经验是不要被用户绑架,且不断的吸粉。

 

从活动产生内容,内容再去媒体运作,通过内容的运营去吸引关注你的人,这样所达成的商业模式都能总结成前面社群价值溶解后的利益兑换渠道。在这其中要把握的一点是——人是传播发展的尺度。

 

七、是要真诚沟通,精细化运营

 

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他们才会对你做口碑的传播,我刚提到的第一度人脉的“骚扰”,如果你之后没把他的人脉做好,让他对你失望,那么这一环又会断掉。所以要继续强调的还是做好服务和内容。就是说你要激发起别人怎样的状态,这就是你们公司的商业模式。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会积累两个数据,第一是内容数据库,一个是生活者数据库。比如说一个粉丝加进来你要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我们后天都有专门的人去处理他们的需求,然后把他们沉淀成平台用户,让用户参与进来,让我们的服务去触达每一个人。

 

如果我自己做一个号,我会把所有的功能统一于沟通。就是你跟粉丝的互动才是你价值共创的途径。我这里说的互动不单止说的是你跟大家在后台回复,而是在于他能用到你的服务,你能提供给他服务。你跟他接触越多,你的号对于他才更有价值。

 

最后,建议大家整合你所有资源。所以建议各位新媒体新手,多加入新媒体的群,多交流认识大家,对你的运营帮助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做一些互推的时候,就不用费劲找,而是每天会有人主动找上门问你要不要互推。用好你旁边的资源,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要知道,无社交,不传播。

 

源自插坐学院 (ID:chazuomba),分享人张军(硬蛋&科通芯城新媒体负责人)

本文由 微营销手册 作者:微营销手册 发表,其版权均为 微营销手册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微营销手册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