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0

文 | 孟尝君(微信:mcj1000)

 文章会比较长,首先先看精彩观点:

 1.社群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媒介,过去数万年,就两大媒介发挥作用,一个是货币,一个是思想;

 2.宗教也是目前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最好的社群形式,影响力极大,跨越国界、民族,让人心甘情愿为之献出所有;

 3.汉高祖刘邦和齐国的管仲才是社群运营的高手,无为而治;

 4.目前对社群最大的误导是人们把一个微信群当作社群了;

 5.建立社群最核心是价值观,有了思想,有了精神内涵,还需要形式。

 

一、社群经济是忽悠?

 

过去胡适常提倡“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而不受人惑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保持怀疑的习惯,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经验。

 之前,我写了几篇幼稚的文章,一些媒体有转载。来邀请我分享的多了起来,上至商学院,下至微商团队。我讲了很多,看了很多案例之后,就倦怠了“社群经济”这个词。实际上,我是倦怠了这个骗子和蠢货猖獗的时代。

 他们以“社群经济”概念,行培训之实。以“互联网+”概念,行圈钱之实。这就如同穿皮裙站街的女人,她展示的只是皮裙,而实际成交的是肉体。

 名实的辩证关系,是我们老祖宗的传统。子路曾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必先正名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子路问,假如卫君请老师主政,老师第一步要做什么。孔子有点得意,就说,一定要先正名。正名之后,就大肆给人们洗脑。言不顺事儿不成,如果言顺了,那事儿自然就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一样来,就把全国人民变成了傻逼,统治就稳固,统治稳定之后,那赚钱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深度好文|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洗脑术,喜欢搞一些宏大的概念,灌输给不明就里的群众。而发明概念的人,他本身是非常清楚的,真正目的当然不是表面上的那套,而是背地里行的那套。封建王朝的皇帝们,自然知道,维持长久地纵情享乐的办法,就是要压制和奴役人民,削弱民间力量,宣扬内斗,防止人民团结。但是,表面上,又需要孔子那套思想,给人民深入洗脑。于是,历朝历代的君王,表明上都尊孔,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龌龊不堪。

 类比下,眼下的社群经济是否就是如此呢?名人们开始宣扬社群经济,通过社群经济实现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颠覆式创业。名人们,有了学生,卖了门票,入股了公司,众筹出版了新书,当然就实现了他们的“社群经济”。

 一个做投行的朋友问我,有没有好的项目。我们就一个项目交流了很久之后,就发现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说:“那这个项目,看来就不可行了。互联网每个行业,最后都是一家独大,而千千万万的创业者涌入一个行业,大部分就当了炮灰。”

 朋友说:“我们做投资的,不是看你这个项目是否能够成功,我只在乎一个问题,你能不能成功地忽悠我。”,“我毕竟是专业的投行,而其他同行未必就这么专业,比如我隔壁的老王是个人投资者,不是那么专业。我现在天使投资你50万,把这个项目包装下,一起把老王忽悠进来,老王A轮出500万,我投资的钱就翻了几倍”。每一轮融资额都更大,前面的投资人都可以赚一笔,最终,所有的投资人都会集中全部力量推动项目上市,由股民去买单。

 一段话,道破了互联网创业的天机。理解这个游戏规则的,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他就成为了一个职业的创业者,不管项目能否最终成功,只要找到“接盘侠”即可,因此,创业者要擅长演讲,PPT一流,捏造数据,塑造梦想的能力也是一流。我们也不排除真正有满腔热血的创业者,最终取得了成功的,但在这种大环境下,已经是非常之少数。(马云是真满腔热情,还是深谙此道?至少我看刘强东是手法老练的)

 

深度好文|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二、历史与社群

 社群,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概念。社群就是社会群体(流行的社群概念很狭隘,比如说社群是具有相似特征、相同价值观、一致行动力的一个群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特质。

 原始社会,一群人围猎,这也是社群经济。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搞定不了一头野兽,而一群人就可以轻易搞定一群野兽。个人不依靠群体,就有挨饿的风险,集体协作之后,就有了多余的储备。

 所以,社群经济,社群是一个巨大的概念,经济也是一个巨大的概念。两个巨大的概念放在一起,怎么谈都是太宏观了。这么宏大的东西,只有国家领导人才会说,对一个小老板,一个创业者,除了正面的激励之外,实在没有多少价值了。这篇文章想说明一些基本的事实,希望创业者和企业家不要迷失在太多的概念之中。

 人从分散的形态,开始聚集起来,这就是社群的最初的雏形。最初,我们的祖先大概是采摘野果为生,在一个山林里,来了太多的人之后,那果子恐怕是不够吃的。于是,人们就习惯性地迁徙,找到另一个有丰裕食物的山林。至今,动物世界一直如此,我们看纪录片,非洲动物的大迁徙,就是为了食物,为了水源,为了交配。

 
深度好文|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人类受大自然的恩赐,有了智力,也许这个智力是偶然因素吧。有第一个人,他开始把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把自己的食物(种子)放进去。当他这样做,其他人可能是笑话他的。这个傻乎乎的人,无意之中发明了种子,后来,他就开始了农耕生活。为了照顾他的庄稼,他开始定居下来。其他原始人类也跟着定居下来。村落就形成了,这也是社群,共同的地域和血缘关系形成的一个社群。

 

第二个原始人看到野地里有了大片的食物,麦子,金黄的麦子或者水稻,他就自然而然要去采摘。但是,我们的田地的“主人”感觉到了一些不快。当,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采摘他的劳动果实,他站出来,朝他们怒吼:“这是我的食物!这是我的土地!”,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是满脸的惊讶,“这真是我的?”,人类终于产生了私有观念。随后,人们开始确认私有权。

 确认私有权之后,那些依然游牧的人们,就要开始和定居的农耕民族之间交换。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社群之间的经济往来。在一个村落里,有人擅长制作农具,有人擅长播种。那擅长做农具的人,拿他的农具来交换粮食,双方都感觉很满意。于是,就有了分工,专业做一件事,比同时进行多项劳动有更多的产出。在社群内部,就有了互助互利为基础的交换活动。

 
深度好文|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随着,人们生活半径的扩大,更大范围的交换开始了。在交换的过程中,出现了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共同交换物,也就是早期的货币。自从有了货币,社群范围得到了更大限度的扩展。

 (社群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媒介,过去数万年,就两大媒介发挥作用,一个是货币,一个是思想。而互联网时代,社群能够极快放大,突破时空限制。因为互联网的作用是放大前两个元素的作用,互联网本身不能构成社群的要素,互联网的作用,更像一根线,没有互联网时候,社群成员需要坐火车见面,需要书信交流)

 中国历史上,每次国家的建立,都是靠武力解决问题,这是建立社群的第一招“以暴易暴”,毛主席的话就是“枪杆子里出社群”。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联合突厥军队夺取了政权,这叫“马上夺天下”。但是,社群的建立可以靠暴力,治理却不能,最初靠暴力建立社群,在建立好以后,需要通过思想文化,通过组织体系等方面来约束,让这个社群能够稳固。

 
深度好文|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因为,长久的社群,依靠的不是暴力,而是自然而然的吸引,是自由人的自愿联合。当下玩社群经济的,如果依靠“一起发财”的价值观,那也不可能长久。

 社群和社群经济,是两个概念。社群随时都存在,各种社群都有。而社群能否产生经济价值,那就是未必的,也不应该是大家追求的。最好的社群,我们都没有见过,那就是我们祖先最初的时候,在自愿的基础上,基于互利互助的原则,以共同的地域、血缘关系、信仰为基础,组成的社群。那叫做共同体。

 最好的社群,是一个没有运营的社群,是天然去雕饰的。一旦经过人的干预,这个社群就变成了某些人的利益所在,社群的成员就分为了“控制社群的人”和“被控制的人”。

 在最好的社群之后,我们出现了第二类社群,宗教。宗教也是目前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最好的社群形式,影响力极大,跨越国界、民族,让人心甘情愿为之献出所有。宗教之所以不是最好的社群,因为他是被运营的,有教会的存在,信徒在无意中被洗脑。这是一种变相的控制,是出于自愿的一种控制,但是从运营来说,宗教优越于国家和其他一切人为的组织。

 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依靠暴力,所以,我们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我们缺乏共同的信仰,儒家思想从来没有被全民接受过,缺乏共同信仰的群体,一定是走不远的。我们看中国朝代的纪年表,最长的是商朝,555年,夏商周都比较长久。因为那时候人为的干预很少,讲究德治。

 其次,汉朝的历史也比较久,大概400年左右,开国皇帝刘邦无为而治,嫌法律制度太多,就说:“我们简单点,约法三章即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者抵罪”。这都是社群运营的高手,无为而治。

 再讲两个历史故事,管仲相齐。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第一个,齐国这个小社群强大,得益于首席运营官,管仲。除了思想上的统一,外交手段等等,管仲发明了社群经济的高效模式。

 
深度好文|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管仲把国人分为士农工商四类,按区域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彼此尽量不往来。这样的话,农民和农民在一起,交流下力气的活;读书人和读书人一起,交流思想;手艺人聚集一起,交流技巧;商人一起交流买卖的事儿。这样一来,大家的进步都很快,而彼此又不受干扰。农民的儿子自然更会种地,工匠的儿子天生手巧,而且不受经商的诱惑。

 

除此之外,管仲还重设了行政区域,和基层的组织。这是大社群里做细分,是社群运营的具体方式了。目前,我们也有很多社群,企业家社群有过万的会员。但是,还是一个个微信群,把人堆在一起。为什么不按行业细分呢?如果我建立一个中国企业家社群,1万个会员,1人1万的会费。那可以细分成100个群,每个群100人,比如我们这是食品行业的企业家,100人里要配置1个食品行业的专家,配置一个美女管理员,而且要保证每个群里有几个思想活跃的人,来带动交流气氛。

 

春秋战国时期,有著名的四公子,以聚集门客为事业,流芳千古。这里面最知名的是孟尝君,司马迁写史记,孟尝君列传,就有详细的介绍。

 

我们为社群成员提供什么价值?这个是目前困扰所以社群运营者的难题。

 

孟尝君很小的时候,问他父亲:“儿子的儿子叫啥?”,孙子。“孙子的孙子呢?”重孙。“重孙之孙呢?”。这样一问,他父亲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孟尝君说:“既然,我们连自己的后代都不知道,积累这么多财富做什么?当他继承父业之后,就把钱财散布给天下的人才,用钱财换取仁义。”

 

当时天下的人才,都投奔而来,不论是犯罪的还是流浪汉,一律被接入门下,号称食客三千。势力最大的时候,秦国因为有孟尝君这个社群存在,几十年不敢加兵于齐国。两千年后,国父孙中山在日本得到黑龙会支持,成立中国同盟会,而后搞了辛亥革命,这些都是伟大的社群。

 

我把社群融入历史来讲,实在是迫不得已。眼下的互联网圈,哪里有合格的社群啊。包括我参与的,指导的,自己组建的,都是鱼龙混杂,算不上优秀的社群。而通过社群这个概念,通过社群运营获得了很大经济效益的案例,我也讲过很多,这里就没有必要来列举了。

 

 

三、社群与共同体

  

上面所说这些,我提到了宗教是目前运营最好的社群,在此,我就把宗教运营简单化,来阐述社群运营应该如何。宗教首先有创始人,创始人极具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和行为被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教义,这些教义只能影响当代的人,为了能够扩大影响力和流传久远,宗教就必须设置传道的模式,修建教堂,需要职业的牧师,还有整套的传道体系,教条。

 

深度好文|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社群类比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创始人。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领袖,按照他的思想来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以一定的筛选条件进入社群,必须设置好群体的活动形式,对内加强凝聚力,对外设置一个宣传通道(对内可以搞众筹,线下沙龙等,对外通过公众号或网站传播)。

 

目前对社群最大的误导,最幼稚让人无语以对的是,人们把一个微信群当作社群了。微信群,充其量就是一个载体。社群的核心是人,微群相当于把人装进去的一个袋子里,就像一个咖啡厅,唯一的用处是聚集人。如果上海作家协会是一个社群,他们经常在一家咖啡店聚会,没有人说,如果这个咖啡厅关闭了,这个社群就不存在或者解散了。

 

微信随时会被取代,微信群的热度也一直在降低。那时候,社群又需要新的载体了。从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来看,最初社群聚集地以论坛为主,后来以QQ群为主,目前以微信为主,多种垂直社区并存。

 

之所以社群经济的概念火起来,是因为我们进入了社交需求的一个时代。按照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深度好文|你所谓的社群压根就不是社群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这个需求的进化特别明显。前面几十年,我们吃不饱穿不暖,各种运动斗争又威胁基本的安全需求。因此,我们父母这辈子(50-70后),主要还是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而80.90的朋友,主要满足社交需求,社交的核心是爱、情感、和归属感。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中国的社群经济才特别火,才能够有一系列互联网公司的出现。(发达国家不具备这种明显的需求层次,同时有宗教和各种社会团体)。

 

我所谓的社群,核心当然是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的。而不是把人聚一起。如果聚集一起就可以叫社群,那么我们的社群和羊群、牛群有什么区别?

 

为此,我必须提出一个新的名词,放弃被主流滥用的社群概念。这个新名词是:共同体。共同体是人人认可的,自愿加入的,具有强烈的情感纽带的,人人互助、互利、共享的群体。人类的共同体大概分为三类,分别是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宗教共同体。回到几十年前的农村去,在物质丰裕的时代,那也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与人之间因为长久接触,休戚与共,就成了共同的纽带。

 

最好的社群,是一个共同体,也可以说,具有某种强烈情感纽带的社群,就是共同体。现在的企业家想玩社群经济,就必须强调你的价值观和远景是什么,并且在社群运营过程中,体现这个价值观。

 

本文由 微营销手册 作者:微营销手册 发表,其版权均为 微营销手册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微营销手册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