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浪微博与推特的异同看社交媒体的挑战

1

近两年,不少文章都在高屋建瓴的推崇一些“想法”,一些“理念”,而国外科技博客的写手们依旧专注于怎样不断完善产品或平台的技巧与经验。在我们不断高喊“超英赶美”、早日实现“O2O颠覆传统业态”的宏伟志向背后,所隐藏的最大不确定性是:我们的心态比这个行业实际的发展要超前了很多。这也使不少国内的社交平台被过早过度的耗费,甚至摊上被“杀鸡取卵”的恶果。

推特的发迹要早于微博,其活跃度却依然坚挺。这里面除了中西方人群在对待社交媒体的态度上有所差异外,还与两大平台的产品路线息息相关。最近偶尔会去“墙外”看了看,发现了不少微博与推特的异同,在这里简单谈一谈。

1、平台调性

国人推崇大而全,西方偏爱小而精。微博与推特在产品定位上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微博之所以能在几年前迅速崛起,个人感觉有三大关键因素:第一,早期的新浪博客内容冗杂,动辄几百上千字的博文把门槛拉得很高。不是只写不看,就是只看不写,社交属性不明显。这也是微博被催生出来的大背景。第二,时间碎片化加剧,人们很难有大块时间放在PC端,所以信息量小且交互性强成为了用户的诉求,移动属性的明显的微博迅速应运而生。第三,新浪将第一只“螃蟹”贡献给了明星名人,直接拉动了微博关注度和粉丝数。

不难看出,微博产生的核心原因是源于人们对社交便利性的需求,所以这个工具最好的状态就是“轻量化”。这点上推特走了和新浪微博截然不同的路线。他们不是把重心放在如何引入“Page”的概念,让信息逐步过载,而是不断做减法:把该显露的(优质内容)能追根溯源,让其得到关注;把该隐去的(广告内容)能尽可能的无缝对接在信息流之间,不产生强打扰。这些行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营造友好有效的用户体验!

2、产品功能

微博注重传播链条的呈现,而推特注重原创内容的呈现。微博为每一篇博文提供三种互动方式:转发、评论和赞。评论不会直接体现转推内容,大都在为他人作嫁衣裳,所以很少人愿意使用;赞本身就是对微博这种重媒体而轻社交属性的平台一个不疼不痒的设计,微信可以用赞,是因为朋友圈更像是Facebook类的私密社区,朋友间需要以持续的单项反馈体现出两者的链条关系,而无须过多寒暄;再说转发,微博的转发功能使用者最众,但无数@将最终挤掉原文的内容,而呈现出来的只是不详其表的弱关ID。所以微博更多强调的是转发者而非内容本身,让传播或多或少失掉了意义。

2

对于这点,推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来看看它的主要互动方式:发推、转推和收藏。收藏很好的体现了它的“订阅”属性,减少外界的干扰提升阅读量。发推则会剥离现有内容直接@其作者,以催生更多的原创对话和互动,提升沟通的效率。再说转推,这也许推特和微博最大的差异,转推包含两个选项,即“引用推文”和“转推”。“引用推文”更像是微博里的“转发”,以在必要时保证信息传递的连贯性,而“转推”则类似微信中的“分享”功能,无论通过多少次转发,直接体现内容本身,你能看到的也只是你的好友推荐了相关内容而已,但呈现在眼前的则是被推荐内容的作者头像及推文。这样的功能设置让好的内容一步跳入用户的视野,清晰且明了。

3

3、商业化

4

推特推崇无缝连接,避免强打扰,而微博的商业信息呈现方式则有些简单粗暴。众所周知,一个平台有了流量就要逐步吸引广告主的投放以维持良性运转,但如何权衡两者的关系则是能否走的长远的关键因素。这里简单举一个YouTube的例子,贴片广告每家视频门户都有,比起国内动辄70多秒的广告“串烧”来讲,谷歌的优化可以被冠以“贴心”的名号。在该广告播放5秒后,用户有权选择“跳过”广告直达内容,但从第1秒开始,你会被告知这是一则来自谁的广告,不禁达成了商业信息与用户体验的妥协和统一。现在回到微博和推特上来,谁能做到完美的平衡,谁才能留住用户和流量。

5

微博的信息流广告以及展示广告甚至被塞到了刷新功能中,在打开应用的第一秒就丢了分,而且广告内容也没有做到比较“精准”的展示,势必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推特的广告包装的更像是一则推送内容,大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并且界面清爽到几乎找不到任何展示广告,只有偶尔蹦出的这是你好友的好友是否需要关注等信息。所以推特在这个平衡的游戏中占据了上风。

纵然微博近几年兴衰起伏,但翻盘的机会依然存在,首当其冲的是如何挽回流失的用户。对于推特在平台发展的演进及策略,或许能给微博一些警醒和提点,就像Facebook把Messenger独立作为一个APP提炼出来一样,用户需要的是专物要专用且好用。谁说一个社媒平台一定要做到兼容并蓄,简单易用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许当我们少谈一些“理念”,多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机会自然就来了。

文章来自SoLoMo Club创始人:Wayne(ID:zwwsuede)

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SoLoMo Club哦( ^_^ )

本文由 微营销手册 作者:微营销手册 发表,其版权均为 微营销手册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微营销手册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2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