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年微信编辑,想给迷茫的同行说七句心里话

先学会用钱,再学会赚钱 | 可以吃的勺子
用户画像4要素|30张机票改变社交媒体营销航向
内容编辑7体会|漂亮图文要留白
管理团队6建议 | 高效沟通3方法
 
全文约3500字,建议阅读8分钟
 
1先学会用钱,再学会赚钱
 
 
#格局能力#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出生在一个商业家庭。他的祖父张韶华在民国时期是上海工商界的知名人士,从白手起家到拥有五家工厂,是上海滩的纽扣大王,“在上海工商界的排名在前1000里”,张志平说。
 
这是一个工商家族,张的伯父是“轴承大王”。很小的时候,开始经商的父亲就让张旭豪在家里数钱,不顾妻子在旁边大喊钱经过太多人手因此太脏。他说要教给儿子对钱的正确认识,“我的小孩要学会用钱,再学会赚钱”。
 
1997年香港回归那天,张志平让儿子不用考虑回家时间自己到外面玩。结果凌晨儿子跑回来敲门,说有在卖回归纪念章要不要买。张志平直接递出去一百块说,你自己决定。
 
从同济大学到交通大学读研究生时,张志平一次性给了张旭豪十万块,说生活费不要再问我们讨了。后来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时,张志平说:“给他这么多钱,就是要他自己有自控和自理的能力,自己来管理钱。”
 
很显然,这些钱中的一部分,被张旭豪用来创办他的第一家公司,也就是今天的饿了么。
 
摘自 | 财经天下
 
 
2可以吃的勺子
 
 
#创新能力#一位印度大叔发明了一种可以吃的勺子,每年光在印度就卖出超过150万。
 

 
这个能吃的勺子,是用不同的谷物做成的,没有添加剂,口味有原味,辛辣、薄荷,如果不满意还可以定制。如果不吃,直接扔掉,在自然环境里,仅需要不到10天的时间它就能自动降解成肥料。
 
反观现在市面上比较廉价的塑料勺,可能需要20年才能被分解。而在中国,每年要消耗数百亿双一次性筷子,上百亿个一次性餐盒……
 
 
3用户画像4要素
 
 
#用户能力#不论是做公众号还是做市场,都是要直面用户的,所以了解用户就成了最基本的要求。那该从哪儿下手做一个用户画像?我认为就需要走两个阶段:
 
1)大基本面状况
 
地域:二三线城市;沿海陆地
性别:男女性格差距很大、何况还有中性
收入:消费水平影响品味、需求
年龄:00后不懂60后的谣言朋友圈
行业划分:做互联网和做房地产的
受教育程度:知识积累、眼界、技能都有差距
 
上面这些信息常见于简历或者某些分析稿,但实际上,这种画像对于产品或者内容的产出,并没有很明晰实用的指导。只知道这些,远远不够。
 
2)场景标签性格情绪法
 
比如你要给自己的公众号做用户画像,可以尝试这4角度。
 
场景:睡前床上;上班地铁上;厕所ing…
标签:星座控;八卦控;国学爱好者
性格:逗逼;矫情;女汉子
情绪:偏理性;容易产生共鸣
 
为什么这些更适合做用户画像的参考内容?因为我们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真实才能打动人。
 
 
430张机票改变了社交媒体营销的航向
 
 
#营销能力#今日上午8点45分,突然发现朋友圈连续5人分享了一篇《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进去看了内容,瞬间脑海中出现3个念头:
 
一场击穿人心的文艺营销(也想报名参加);
今天热点出来了;
30张票玩得漂亮,真值!
 
值在哪?3小时阅读量破100万?涨粉10万?这是对新世相而言;还是品牌曝光度增强,老板也乐于参与其中;再或者是一次活动满足了拿到那30张票的行动派、分享朋友圈的文艺骨干、转发给北上广朋友的贴心挚友。
6张电梯广告和30张机票,谁策划了这场“逃离北上广”的大营销?        
 

航班管家创始人王江  图片:钛媒体
 
 

线下同时投放电梯广告;整个营销投入约2000万
 
以上所有,都佐证了一件事:朝着一个点(在这是文艺)深入持续打透,属于目标用户会给你出乎意料的反馈。
 
出乎我惊喜的是,没等第三方的分析解读出来的时候,当事人新世相张伟就提供了一份很有诚意的答疑:
(点击图片,看清答疑)
 

 
简单5条,从策划起因到组织过程,接着是带有情怀的策划愿景,以及对事件的真实公平性所做的细节努力,最后的以强有力的商业信心收尾,字数不多,但是输出了不少信息和价值观。非常值得学习。
 
中午2点多,看到何川(插坐学院创始人)发了条朋友圈,有些触动。配图是张伟的答疑,文字部分摘录如下:
 
再好的创意都得执行,那八天死磕比一分钟的点子难多了,好在张伟一直都是那个默默死磕美好的人。世相没能改变潮水的方向,但新世相用30张机票改变了社交媒体营销的航向。
 
这一点确实给新媒体人在商业探索上,一个很受鼓舞的影响。相信大家会有些共鸣。除此之外,这次营销事件也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同行观摩学习:
 

(都怀疑这两家是一拨人干的,太像了)
 
拿第一个活动举例,截止到活动结束时间,文章阅读量为3万多。除了在外没有形成大规模传播效果,相对于这个号本身的阅读量(近一星期稳定在1W-5W),也没有很突出。何况,活动时间一过,后期传播已然乏力。
 
为什么这种有实力有背景有资金,还快速借势的行业大家伙,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因素有很多,但基础因素的话,可以再翻回去看张伟答疑中的第2、3、4点。
 
 
5内容编辑的7条体会
 
 
#内容能力#微信编辑不是个高门槛的工作岗位,特别当你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很多写作经验,还经常在 Ctrl C + Ctrl V 中纠结矛盾时,会更加怀疑自己当下这份工作。
 
其实,做好每份工作都不容易,迷茫期总能靠自己一点点的进步突破的。如果你有相似感受,或者想要提高自己编辑能力,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下面的7条体会(其实有好多话,这次就从内容产出这块和大家聊聊):
 
1)最重要的不是原创,而是选题
2)然后要做到持续稳定的输出,这很难
3)编辑过程中不断优化排版细节
4)最起码要知道用户喜欢看什么
5)更知道自己能提供或应该提供什么
6)要真诚。用户的敏感度超乎你的想象
7)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别推送,更别妄加点评
 
 
6漂亮图文最大的秘密是留白
 
 
#视觉能力#上次在《我想用这篇7500字长文告诉你:新媒体运营的核心就4个关键词…》中,写出插坐学院排版的配置数据和标准,其中提到了“页边距1”,也就是手机阅读图文中两侧较大的留白。
 
举例流程:打开i排版编辑器,然后看下图。
 

 
调整后的效果如下:
 

 
两种不同“页边距”的实际效果
 
咪蒙的留白更大,设置的数值应该是“2”,搭配她“短句分段”的排版,非常适合快速、不间断阅读。
 
所以,图文排版最好是建立在内容构成基础上。
 
 
7管理团队的8个建议
 
 
#团队能力#曾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的琳达·希尔,曾提出8个管理悖论,其中一些很适合,从管理者角度的建议很适合应用在团队建设上,不论是作为团队的普通一员还是管理者,都建议思考一下:
 
1)你必须为别人所做的事负责
 
事实上,为别人做的事情负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承诺。想要成功,你必须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你必须接纳他们,一起完成任务,而不是简单地直接发出指令。对于喜欢亲力亲为、享受个人工作成果的人来说,这真不容易。
 
2)越关注目标,越需要关注具体做事的人
 
现在多数工作都需要知识、思考和判断,因此员工是否真的关心、在意自己所做的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你不能简单地给他们下命令,然后等着评估工作成果。你需要运用一些迂回但却更有效的影响方式,如支持、鼓励、协助他们进步等。
 
3)你要身兼教练与裁判两个角色
 
培养下属的能力,在员工不能胜任时劝其离开,都是管理者应尽的职责。
 
4)你必须从打造团队入手,但又不能忽视个人
 
“团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我们”的感觉,每位成员也都相信,不论成败,“我们”休戚与共。团队也需要多样性,成员必须具备不同的能力、经验、思维方式,尤其是创新型团队。
 
5)要管理好团队,你必须先管理好团队之外的环境
 
为了达成自己的团队目标,有时你还必须努力去影响甚至挑战组织中的其他个人或团队,包括你的上司、其他高层管理者、同事,以及组织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6)有时你必须牺牲某些人来成就更大的利益
 
身为管理者,你无法不做出影响某些人工作或生活的决定。它们作为管理者的“负担”,却时时出现。真正困难的是,你必须着眼全局、判断得失,做出清楚而明确的抉择。
 
摘自 |《上任第一年2》,琳达·希尔,有删节
 
 
8高效沟通的3个实用方法
 
 
#效率能力#如何提高沟通效率,这已经不单单是新媒体这样的职场人必须了,在信息过量的今天,任何一个人都需要高效的沟通方式,来减轻彼此的交际压力。
 
高效沟通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自己的目的,减少冗余的干扰信息。
 
还有3个实用方法:语出惊人、短小精悍、提炼观点。
 
通常在商业来往中,沟通的高效性会很明显。有个很恰当的例子就是“麦肯锡30秒电梯法则”:一个麦肯锡项目负责人在电梯中遇到对方董事长,却没在这段时间内说清楚项目现在的情况,从而错失了这个重要客户。
 
我们也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锻炼自己在30秒内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比如,现在我去找老板聊聊周末不发推送的事儿……祝我好运? 
 
作者:一番
文章来源:插坐学院
本文由 微营销手册 作者:微营销手册 发表,其版权均为 微营销手册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微营销手册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