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如何做到6亿用户?腾讯员工揭秘

 

微信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 到2013年第四季度,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55亿,是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先后实现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钱包等功能。

 

现在的微信拥有巨大的话语权,近期它与支付宝的对决,更是霸气侧漏。那么,这么高逼格的平台是如何横空出世的呢?请往下看。

 

第一章 微信-创世纪

QQ截图20150216215858

微信的成功,让我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2010年后,广研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邮箱的布局已经相当完善,阅读空间也已到了强弩之末,那年最大的兴奋莫过于邮箱漂流瓶,一个简单的功能,却让邮箱的活跃用户翻了一番。

团队要发展,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时之间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了,于是那段时间发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团队第一次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大的规划,规划很宏大,计划做一个产品矩阵,包括邮箱、阅读、存储、记事本等,基本上把团队几年之间尝试过的产品重新做了梳理,每一个都将是一个独立的门户,从一个产品内的四个功能变成四个产品。

而2010年的移动互联网正处在爆发的前夜,团队当然对这个发展趋势早有布局,邮箱早在2008年就开始布局移动端产品,从最初的WAP Mapmail到后来的塞班版客户端,手机开发团队在2010年也逐渐成熟起来。

当时确定的四大产品方向,除了邮箱外,其余三个都没有移动端,但都做了规划。由于手机开发团队规模的限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只启动了一个新产品的开发--记事本,而且只是在iOS平台试错。

当时手机开发团队大部分人都是做塞班系统的开发,而iOS和Android作为新生的智能手机平台,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个时候iOS和Android平台作为新平台开发者相当少,开发团队只能临时拼凑,iOS团队是从公司其他部门转岗过来的两个做Windows客户端的同事,Android是从塞班团队抽出来一个同事招了两个实习生开始干起来的。

2010年10月,一个产品的发布在互联网行业一石激起千层浪:Kik Messenger,这个应用有多火?它直接导致2011年成千上万的类Kik应用被研发出来,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红大紫的微信、米聊、Line和Kacao。

Kik Messenger的火爆源于它的极致简单跨平台,它是为移动而生的应用,几乎不花任何力气就在很短的时间基于手机通讯录建立起自己的关系链,这对于很多Web 2.0时代的SNS应用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很短时间内,它就以席卷一切的气势开始革命,首当其冲的是各国的运营商们,这个跨平台跨国界的手机通讯工具,它可以在不同的手机终端实现文本图片的消息沟通,秒杀短信和彩信体验,它的体验之极致,甚至让当时的手机巨头--黑莓--在自己的手机平台封杀它。

在Kik甫一出现之际,小龙就预见了它的火爆之势。小龙当时给Pony(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谈这个事情,并申请广研团队做一个类似的应用出来。Pony也极为赞许,并为这个应用起了一个名字--微信。

当时做了一个多月的记事本立即停止,开始投入微信的开发中,很多代码直接复用过来,目标只有一个:快。

就这样,十个人的微信团队又一次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启动了一个试错的项目,这次是三个平台(iOS、Android、塞班)同时进行。

而据说当时公司还有其他团队也在同时做类似的事情,且团队要强大的多,人力丰富有经验,但是广研的小团队文化,为了取悦自己的巨大信念,使得广研微信团队能够在几个团队中脱颖而出,第一个完成了产品开发,只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在2011年1月21号于iOS平台首先发布了它的1.0版本。

在2011年初的春节期间,当Pony第一次使用微信并给出“体验很赞”的评价时,微信团队的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此时,广研的其他同事却并不看好这个体验简单到有些简陋的手机应用。

本文由 微营销手册 作者:微营销手册 发表,其版权均为 微营销手册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微营销手册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7

发表评论